[香港行山遊(1)梅窩至愉景灣]
武漢肺炎肆虐,想到這一,兩個月,甚至更長的時間也不能離開香港了。武漢肺炎更已經由始於中國大陸,現在已開始轉移到歐美。多國都對香港及中國封關,就算不封關也要求隔離。就算不用隔離,入到境又驚受到諸多留難,又擔心遭受歧視。 起碼在這幾個月,都是留在本地旅遊更好。
但對於在香港本地遊,我卻絕不是一個資深本地行山旅人。平時留在香港,一年都沒有幾次走去行山。家住薄扶林,最近才知道原來在家的後山就有條風景既優美,又好行的山路。不用花錢就可以享受優美的風景。這一,兩個月也行了四,五次。現在也趁著留在香港的時間,去發現香港更多的美景給大家。
大家也可以分享一些風景優美的行山路線給小弟,讓我在這段不能出境的日子去發現更多本地的美景。
這次我跟大家分享從梅窩行到愉景灣的行山路線。
早上十一時左右從中環出發,坐渡輪到大嶼山梅窩。航程大概五十分鐘左右。( 剛好坐上慢船, 便宜一半價錢但只是多十分鐘航程)從梅窩首先經過銀礦灣海灘到東頭灣公廁。從這裏開始走上山路。不遠到了一個交叉位便開始石級上山。這段石級路都頗長,不過往後一望便是美麗的梅窩,銀礦灣的美景。 在這條頗長的石級盡頭便是一個涼亭。涼亭的周邊有一處空地可以遠望到坪洲,也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遠望到維多利亞港的景色。
在這裏開始一小段階梯向下行,之後一段斜路,一路直落到神樂院。神樂院是一座天主教的修道院。香港的神樂院於1950年創立,之前成立於中國河北省,但因為逃避共產黨而落根在香港,並選址於這個無人所知的地方。 原來香港著名的十字牌牛奶也是源於這裏。園內有一個聖母像,也有一些教堂。教堂之內因為武漢肺炎而不對外開放,只能在空曠的地方拍照。 離開神樂院再經過一段斜路向下行, 一路放上苦路十四站的木十字架。在未到神樂園碼頭之前再次轉入一條小徑,不久便到長沙欄海灘及稔樹灣村。這裏有一些本地小型農耕田地,也有一些本地栽種的蔬果售賣,應該全部是有機種植來的。 再走不遠便是愉景灣的巴士車廠。從這裏走十五分鐘便到達愉景灣廣場,在這裏稍為休息一下,便可坐愉景灣快船回到中環,或坐巴士到欣澳港鐵站了。
在愉景灣有一個新發現,原來愉景灣人大多數不戴口罩。 在愉景灣走了一圈只見兩成人有戴口罩的。
這條路線全程六公里。連休息時間大概兩個半至三小時左右便可全程走完。是一條值得推介的行山路線。